池州市贵池区梅街中心学校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教育关注
通知公告
上级来文
最新文章
 
企业捐赠爱心 真情温暖学子
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
梅街中心学校2022年“国庆节”放假通知及假期安全告知书
祝贺潘杨杨老师在贵池区第七届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梅街中心学校开展教师业务练兵暨“教坛新星”遴选活动
梅街中心学校举行“强师德 正师风 树形象”演讲比赛
贵池区梅街中心学校2022年中秋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梅街中心学校扎实开展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
梅街中心学校第25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上级来文
池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池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池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全面完成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和落实,现依据《池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制定池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评价

“十二五”以来,全市通过采取农村薄弱学校对口帮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等手段,从均衡办学条件、均衡师资队伍、均衡教育教学资源、规范办学行为诸方面入手,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夯实。

(一)“十二五”教育发展现状

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到“十二五”末,全市共有中等及以下普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484所(不含教学点),在校学生200998人。其中普通高中22所,在校学生34931人;普通初中74所,在校学生43737人;普通小学225所,在校学生8754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21人(不含随班就读);幼儿园161所,在园幼儿34468人。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在校学生17084人,其中普通中专1所,在校学生2388人;职业高中6所,在校学生9210;另有附设成人中专班1所,在校生5486人。有全日制普通高校1所,在校生166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人,函授在校生2600人;有池州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学生8563人,函授在校生1311人;有安徽人口职业学院1所,在校生3700人;有广播电视大学1所,电大工作站3个,在校生6500人。

教师队伍状况。到“十二五”末,全市中等及以下普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14308人,其中普通中学6716人,小学5656人,幼儿园1891人,特殊教育学校45人;共有专任教师12604人,其中普通中学5866人(普通高中2120人,普通初中3746人),小学5636人,幼儿园1070人,特殊教育学校3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945人,一级教师2362人,二级教师1021人,三级教师91人,普通高中有职称教师占92.26%,普通初中有职称教师占92.445%;小学专任教师中有中高职称96人,小学高级教师4002人,一级教师979人,二级教师76人,三级教师5人,有职称教师占91.52%;全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071人,学历达标率97.69%,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3746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毕业及以上3114人,占83.13%,小学专任教师中中专及以上学历5636人,学历达标率100%,幼儿园及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967人,其中普通中专65人,职业高中605人,成人中专255人,其他中职机构42人;中职教育学校有专任教师827人,其中普通中专专任教师27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557人,成人中专217人,其他中职机构26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教师508人,占61.43%;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827人,学历达标率100%

办学条件及教育投入。到“十二五”末,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园占地面积66287272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3828089.6平方米,生均占地48.7平方米,小学2800637.12平方米,生均占地32.0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042433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1299108.04平方米,小学743324.68平方米,普通中学生均占有校舍面积16.5平方米,小学生均占有校舍面积8.5平方米。全市中小学共有各类图书389.5733万册,其中普通中学225.6482万册,生均册数28.7册,小学163.9251万册,生均册数18.7册。全市中小学固定资产总值235377.04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9424.23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中学1427.41元,小学936.14元;全市中小学共有计算机20183台,其中中学9908台,小学10275台。五年全市教育总投入达到108.6亿元。

教育发展水平。全市公办幼儿园覆盖率84.3%,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7.6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3.69%。全市“三残”儿童入学率91%,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1.18%,小学毕业普及率达100%,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6%,初中毕业普及率达99.5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9.7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51%,普通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仅0.0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100%。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77%,高考本科达线率46.2%,高考总达线率97.9%

专栏1  “十二五”时期池州市教育事业主要成就

指标

单位

2010

2015

2015年比2010

提高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万人
%


1.299
60


3.447
83.69


2.148
23.69

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入学率
义务教育巩固率


%
%


100
88.82


100
97.51


始终保持在100%
8.69

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90.27
86.43


99.70
98.77


9.43
12.34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考学总规模
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其中:研究生在学规模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万人
万人
万人
%


1.005
1.002
0.2
26


3.296
3.232
4
41


2.291
2.23
3.8
17

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总数
小学专任教师学率合格率
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及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
普通高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


万人
%
%
%

%

%


1.289
100
99.28
94.77

30

10


1.260
100
100
97.69

67

71


-0.0282
持续保持在100%
0.72
2.92

37

61

人力资源开发
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新增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9.3
12.5

10.1
(2014)
13
(2014)


0.8
0.5

 

专栏2  “十二五”时期间池州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
全省平均水平比较

指标

2010

2015

池州

全省

池州比全省

池州

全省

池州比全省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60

48.5

11.5

83.69

80.1

2.69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

100

99

1

100

100

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

90.27

76.2

14.07

99.7

96.8

2.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86.43

80

6.43

98.77

92

6.7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6

24.3

1.7

41

40.6

0.4

普通高考录取率

%

69.5

67.3

2.2

85.3

83.3

2

    (二)“十二五”教育发展突出成就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池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站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编办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负责统筹规划、财力投入,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导,各校积极自查整改、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确立了部门有效协调,各负其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统筹协调,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各地各校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安徽省2011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规划进度表》,研究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达标时间表,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校的达标时间,盯住标准,抓住重点,努力做好办学条件改善工作。一是实施校安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9亿元,完成1046幢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任务,新增校舍面积23万平方米;二是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配备项目,五年投入资金3.9亿元,全市图书、音体美器材配备率达100%、实验室达标率100%。“十二五”以来,共完成399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100%,标准化学校提高率100%,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学校均配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标准专用教室,教学仪器配备率均达到省规定标准。三是实施完成薄改“班班通”项目学校395个,共5278个班级,投入资金6967.5万元,目前全市配备多媒体班级数比例达到97.97%,五年新增教师机3500台、学生机7000台。四是实施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幼儿园57所,改扩建幼儿园52所,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二期行动计划,新建幼儿园7所,改扩建幼儿园12所。2015年开始启动实施20142015年“全面改薄”项目,校舍改造类项目开工303个、面积411166平方米,占五年规划的72.1%,已完工284个、面积373113平方米,占五年规划的65.5%;设备购置类项目完成投资额4964.5万元,完成投资额占五年规划的45.8%2015年,全市所有县区争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一次性通过省、国家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总投入达到108.6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23.3%

    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二五”以来,全市通过深入落实国家、省教育信息化整体部署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基础教育两大重点工作,以深入推进薄改“班班通”、“数字化校园”、“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在线课堂”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教育信息化试点、长三角学校网上结对、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及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环境显著改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广大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基础应用和教学应用水平有效提升,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一是“班班通”项目不断推进。全市班班通”覆盖率达97.97%;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330,覆盖率100%。二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有新融合。各地开展了校园网站数字教育资源评比,全市涌现出一批教师自主开发建设的学科类特色资源专题资源网站;紧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新形势、新环境和新需求,搭建了多元化平台,引导学校利用“班班通”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开展网络示范教学,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深入开展长三角学校、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市城乡学校结对面不断扩大;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督查指导7所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落实试点方案,强化试点学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和教师业务提升,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开展了电教七项作品评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技能大赛和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等活动,师生信息化素养得到提高。三是教育信息化保障有新加强。各地各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县级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指导各县、区开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组织开展了“班班通”远程教学设备应用等培训,提升了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新技术应用整合能力。通过以会代训和组织参观信息技术应用现场观摩等形式,强化对中小学校长、县区电教站长及分管局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四是教育信息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完成,为做好全市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奠定了基础。截止“十二五”末,全市宽带接入率100%,校园网建有率99.32%,“班班通”覆盖率97.97%;城镇学校和中心校师机比1.37:1,其他学校师机比1.85:1;小学生机比11.02:1,初中生机比9.54:1,高中生机比5.92:1,多媒体使用率67.11%

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十二五”以来,通过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市素质教育水平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大幅提升;通过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教育内容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由发展转变;通过实施优质数字资源“班班通”项目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逐步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样、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通过深化招生体制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中小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实现教育投入“两个提高”、“三个增长”为重点,深入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通过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为主的“四制”改革,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用制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实施基础教育“三项改革”,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普遍成立了学区委员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中心学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现代学校制度初步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基本均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益、开明开放、科学发展、具有池州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三)教育改革发展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以来,虽然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现代化也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依然突出,上学难、城区学校大班额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比较明显;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经费普遍困难;城市现有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城区教师缺编、农村教师富余且年龄偏大现象突出;教育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应试教育模式对素质教育实施负面影响尚未彻底根除;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教研及教育本身的结构、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有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现代学校制度很不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大,管评办尚未分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度不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要“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特别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主攻方向,凝聚社会共识,加强举措配套,强化统筹协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是“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主题。

    二、“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调、转、促”为抓手,强力推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和学校教育治理能力和办学治校水平,到2020年,全面实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全面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为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新池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教育普及程度更高。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国民教育更加公平。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本教育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显著缩小。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现代教育更具活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消除,教育管、办、评分离深入推进,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初步构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开放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益、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形成终身教育完备体系。

专栏3  池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主要目标

指标

2020

指标属性

与省目标比较

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95以上

预期性

10以上

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入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


100
98
以上


约束性
约束性


1
3
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9.99

预期性

7.99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45以上

预期性

与省一致,略高

人力资源开发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新增劳动力年均受教育年限




11.2
13.5


预期性
预期性

与省一致

   (三)重点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主题,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到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针对在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探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德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系统推进课程改革和材料建设,建立完善大中小学幼儿园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开发应用每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功能。以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为目标,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书本知识的认识。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类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师生以诚立身,诚信做人。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为导向,加强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推动文化育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教育,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修订完善《池州市主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案(20142030年)》;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制度政策;加大对贫困大学生、中职、普高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比例;加大投入,提升特殊教育内涵,保障“三残”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为重点,实施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国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建设项目;启动实施池州市名校创建工程。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新机制,交流、总结、推广“名校领办分校“、“学区管理”、“结对帮扶共同体”三种模式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把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以深入落实《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安徽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把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数字池州”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与参与,大力提升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全市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教育事业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建成人力资源强市提供不竭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深层次矛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建立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扩大九年一贯制办学数量和规模等等,综合有效治理城区择校过热问题;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完成“全面改薄”项目,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实施主城区中小学新一轮布点规划,基本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消除普通高中择校现象,全面规范中小学借读行为;以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契机,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继续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公办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鼓励支持国有民办和民办公助幼儿园发展,形成公民办共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用35年时间,全面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以上公办示范幼儿园并与乡镇民办园互补的目标;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巩固“三残”儿童随班就读形式,每个县区建好一所特殊教育市级示范学校,市特教学校建成省级示范特校;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全市普通高中内涵和特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争取到2020年,优质均衡、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城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100%,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全市小学、初中阶段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省级示范高中力争达到12所;全市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13.5年以上教育,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14年以上教育的人数比例大幅提升;全市“三残”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98%以上。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入实施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池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以职业教育重点学校、重点项目和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继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示范职业高中创建工作,同时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通过强化政府统筹,促进各校间优势互补、特色发展、内涵提升,提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四项改革,积极探索集团多元投资主体改革试点,推行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举办的多元化办学模式,逐步实行集团化办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效提升职业学校毕业生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延伸,促进专业与市场有效衔接,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改革对职业学校的评价模式,由过去政府评学校改为企业或用人单位评学校、社会评学校。提高职业教育与“三区”发展的融合度,紧密结合“三区”建设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毕业生劳动就业;探索推行普高、职高双学籍制,逐步打通普职通道;推进我市中职与高职有机衔接,开展5年制分段培养试点,打通中职与高职通道。加强职业教育队伍建设,制定全市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实行编制内特聘企业兼职教师制度,完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在企业设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打造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专兼互补的优秀教师团队,培养一批技术能手、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和职业教育专家。试行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打造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组建池州职业教育集团,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组建以产业为纽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池州市职业教育集团。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市内外行业组织和骨干企业组建或参与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职教集团的建设和发展搭建平台,实现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3所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1所示范(骨干)高职专科院校、1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确保有6个以上专业纳入国家级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5个以上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1个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批市级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并有一批服务“三区”建设、兴农富农的特色专业;全市“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从2015年起,连续5年,每年有12个基地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到2020,依托池州职业学院和市、县(区)职教中心,重点建成20个以上装备完善、管理规范、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具备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市职业院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积极主动围绕池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规划,加强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和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我市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毕业生就业监测反馈系统,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鼓励高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加速推进池州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到2020年,把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人口计生学院等高校建成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具有池州特色的现代应用型高等学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办好社区教育机构,围绕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灵活有效地提供职业技能服务及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多样化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加强继续学习网络和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数字远程教育;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主动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服务全民学习;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教育设施,拓展其教育服务功能;依托池州电大和各类高校教育资源,创建池州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发展终身教育的格局。到2020年,基本形成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在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提供选择机会;探索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和规范民办教育管理与办学行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民办教育办学水平;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建立健全民办学校重组、变更与退出机制。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民办共举,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举措提高全市师德建设水平,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言行;建立有效宣传机制,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和宣传力度;修订出台《池州市公办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加大教师违纪违规行政惩处的力度,弘扬高尚师德的主旋律。多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抓好中小学音体美紧缺学科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指导师、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市级专项培训。多元化培养优秀教师,建立全市教育拔尖人才选聘“绿色通道”和专项奖励机制,加大市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的评选力度,建立一支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培养一批名教师;积极开展城镇教师对口支援农村教师活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特色教师培养与选拔,在全市建立一批优秀教师孵化基地学校。多方位加强校长培养与锻炼,倡导教育家办学,建立校长准入、选用、培养新机制,以“好校长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创新校长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推进校长挂职锻炼、高校研修,完善校长评价办法,逐步提高中青年校长在全市中小学校长队伍中的比例,提升校长学术水平、引领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管评办分离,逐步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多部门协同加强教师配备与管理,义务教育新进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真正实现县管校用。完善分配制度,改进教师绩效考核、奖惩和岗位薪酬分配办法。以县区为单位,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职务结构比例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采取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发放补贴等多元化途径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建立健全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改进评价方式,常态化组织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综合运用教师互评、行政评价和学术组织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到2020年,农村中小教师师资水平大幅提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养率达100%,基本形成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并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

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把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以深入落实《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安徽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把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数字池州”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与参与,大力提升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硬件达标工程、校园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普及应用工程、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搭建工程,到2017年,全面完成薄改“班班通”、“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在线课堂项目,数字化校园覆盖率达95%以上,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基本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区域、城乡、校际数字化差距明显缩小,以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活动形成常态。到2020年,基本建成池州市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应用平台并实现与国家、省、县(区)平台联通;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明显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支撑。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和规范教育系统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明晰政治责任要求,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在机关和中小学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逐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推动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到实处。扎实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重点工程

     围绕“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专栏4  池州市“十三五”时期教育八大工程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工程·

服务城镇化发展需求,发挥教育集聚人口效应,推进城区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增加城区教育资源,解决大校额、大班额。拓宽“名校+分校”、“名校+弱校”等集团化办学路径,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实现零择校。实施乡村学校支持提升计划,落实“全面改薄”项目,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深入推进美好校园、美好学区创建,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实现农村也有好学校,也能上好学的目标。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长效机制,争创全省及国家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区。

·学前教育普惠化扩面提质工程·

实施学前教育规模扩大计划,全面完成第二个、启动实

施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消除122个民办幼儿看护点。完善城区配套园建设管理使用机制。实施学前教育提质行动,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保教质量。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公办园及普惠园覆盖率达95%,实现有园上、上好园目标。

·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工程·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

计划,建立“三名”培养支持体系。十三五期间,培养市级

名师100名、名校长25名,名班主任50名。强化科题研究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十

三五”期间,力争在全国取得3项以上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在全省取得10项以上有影响的教科研成果,全市每年有30个课题项目,实现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争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工程·

推进实施数字校园建设计划,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互联网+教育”应用体系,市一中、市十一中和各县(区)城区所有学校及农村50%以上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成效良好;实施数字云平台建设行动,建立全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育数字资源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云平台,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经典诗文进校园为主项目,带动书香校园建设,以足球进校园为主项目,带动体育活动开展;纵深推进评价、课程、课堂三方面改革,打造高效高堂,减负增效,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实施校外特色基地拓展行动,着力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研讨应对2018年新高考下课程设置与走班教学。着力将市一中打造成全省一流、江南领先的品牌高中,到2020年一本达线率超过70%。深化教育治理体系改革,

进一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治理体系,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

·教育对外开放工程·

实施教育管理开放计划,邀请家长委员会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教育管理,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化“三合一”网络更加科学有效;加强与高校、民办教育机构的合作,加强“合芜铜池”城际交流合作,到2020年,引进名牌高校或优质教育集团到我市领办现代化学校1-2所;实施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尝试行动,尝试在联合办学、引进国际课程,国际研学旅行等方面多层次、广领域开展对外交流,力争到2020年,建设1个域外合作办学试点项目。

·现代职业教育推进工程·

统筹和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建成全市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的公共实训中心,围绕“工业和旅游”两项全市经济发展支撑,统筹精品专业建设,着力打造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产学研合作联盟,服务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

·教育精准扶贫工程·

实施家庭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切实保障家庭困学生顺利就学并完成学业。

 

(五)保障措施

1.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责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议事机制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其次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按规定足额征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确保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以上;在继续保证对农村和边远山区的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投入;探索建立地方教育基金;调整优化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结构,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的监测、公告、考核制度,把教育投入增长纳入对政府的任期目标考核。再次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制定划拨土地、税收减免、金融扶持和政府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鼓励支持合作办学,拓宽教育投资来源渠道。第四要继续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完善非义务教育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特困大学生、中职学生资助制度,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办法。第五要坚持依法理财,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的精准度和执行力;建立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推行重大项目立项评估、专家听证和经费使用考评;全面开展教育收费示范县(区)建设,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管理使用;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强化教育经费内审监督,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

2.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全面实行学校党务校务公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和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教育干部队伍;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压实“两个责任”,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为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看齐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和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德育教育,深入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师风师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大工程;落实校园安全“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3.切实推进依法治教,确保教育综合治理能力提升

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理念,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全社会依法治教、依法兴教的社会环境,不断强化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意识和教育法制意识,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学水平,依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举办兴办各类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政府出台的发展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全市逐步形成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教学的新格局,使教育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促进全市中小学师生员工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的提高,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积极推动地方人大制定出台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或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教育决策议事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保证教育事业健康、稳定、有序、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全市教育现代化。

4.切实加强教育督导,确保教育规划落实

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重要作用,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建立与完善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随访督导、质量监测与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教育督导机制,大力推进依法督导。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深入推行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教育目标督导考核。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与督导评估制度,全面实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落实和完善教育督导结果公布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健全完善督导工作机构,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力量,提高督导工作专业化水平;全面实行教育督学责任区制度、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督学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进一步推行国家、省督导评估标准,建立和实行切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并与国家、省评估标准相衔接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大力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估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督导评估,探索推行第三方督导考核评估。依法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工作并拓展到社区教育、学校安全管理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推进督导创新和教育督导信息化,逐步实现精准化督导。要层层细化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年度发展任务,利用教育督导评估手段,推进目标任务落实,充分运用督导评估结果,配合推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监督检查,并作为问责的重要依据。
 
  • 上一条: 关于从严从紧做好全区教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下一条: 关于举办2016年全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通知
  •  
    Copyright 2013 http://www.czmj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池州市贵池区梅街中心学校 版权所有
    校址:梅街镇政府所在地潘桥居委会境内  邮编:247000  电话:0566-4511255  传真:0566-4511255
    皖ICP备4422553号 | 技术支持:博众科技